教培玩家生火自救-区块链-比特币

教培玩家生火自救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教育对提高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也被称为教育永不停止的投资。 无论是实现个人发展,还是社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教育都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有多少家庭寄希望于孩子的教育,期待着下一代在接受良好的教育后实现阶层迁移?

这种期望本来就很好,但反映在市场化的教育行业,出现了军备竞赛等内卷式的低效竞争,监管部门也注意到了问题,对整个教育行业实施了行政指导。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教练行业将走向何方,如何继续自己的经营之路呢?

多方位全面发展

一般的教育培训服务是为个人提供有利于个人发展的知识技能培训教育活动,目前的教育培训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亲子教育为对象的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完整、有针对性的服务种类的提供; 提供学科指导的K12教育; 也有偏重于以成人为教育对象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课外的语言教育和素质教育。

从2014年开始,我国教培行业开始快速发展,赛道热度逐渐高涨,玩家们纷纷跳鱼。 2020年,教育培训行业新增企业约6.5万家,截至2021年8月,教育培训行业新增企业注册数超过去年全年。 目前,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企业约42万家,其中大部分是零星企业,大企业所占比例仅为5%。

整个教培行业的热度也受到了资本浪潮的挤压。 从2014年开始,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投融资事件开始大幅增加,并逐渐上升。 但是,2018年监管部门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后,行业投资热度开始下降。 狡猾的资本又嗅到气氛不好的时候,隐藏了自己贪婪的利爪。

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使经济形势迅速下降,但刺激了在线教育的发展。 以猿指导、职业援助等为首的在线教育企业获得了大量融资机会,2020年我国教育培训行业投资融资达到历史高点的640.5亿元,那时,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称赞教育培训行业扩大的速度,教育培训行业的从业人员们的高收入水平。 这样的高景气形势极大地刺激了行业竞争的激烈。

整个教培行业的组织结构也在市场化趋势中变迁。 2020年,中国教育行业获得投融资最多的次数是素质教育和K12教育,其次是学前教育、职业培训和语言培训。 受疫情影响,出国留学人数大幅减少,留学培训课程投融资事件逐渐减少。

火热背后的混乱

另一方面,时间回到2015年,消费者对教育培训的投诉开始增加。 根据消费者协会的数据,对教育培训的投诉从5811件上升到56165件,占服务类投诉的比例从0.91%上升到5.72%。 2021年上半年,对教育培训的投诉比例上升到5.99%。 投诉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合同和售后服务上,反映了教育培训行业的合同纠纷和退保难问题,其次也包括虚假宣传、服务质量等困惑。

首先是员工众多的诱导性虚假宣传。 教培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在吸引客户时频繁夸张地吸引客户。 主要虚假宣传包括虚构教师从业资格和教师指导经历,为了促进成交、包装品牌形象,教育培训行业销售人员夸大培训效果和机构实力,引导客户进行不必要的消费。

其次,一些企业缺乏经营资质。 教培行业员工受利润驱使,部分企业长期出现无证办学的现象,为提高绩效而超范围经营,讲师资质不合格,师资力量得不到保证。 这些混乱,教育机构的学科内容太沉重,违背了学生正常的学习过程,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偏离了教育提高个人素质的宗旨。

最后是为了引流向顾客贩卖不安。 教育机构通过虚假宣传,向家长和学生灌输“起跑线”思想,有意制造恐慌销售焦虑,利用人性弱点达到课堂销售的目的。 教育机构的手段建立了无形的军备竞赛机制,增加了家长的负担,给教育事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市场管制是不可缺少的

在这个行业混乱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及时出手,制定了双重削减政策限制了危机的蔓延。 对教育机构实行资质和融资限制,不再各地批准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明确规定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注册为非营利机构。 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必须加强学科区分,明确相应主管部门,严格审查资格。

另一方面,有规定,休息日、休息日、寒暑假不能进行学科训练。 公开数据显示,36.5%的学生每周在校外参加培训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82.5%的学生周末将参加校外培训。 利用假日、假日和寒假进行校外培训的情况严重,校外培训时间过长,培训科目多,校内造成了校外加压减负的现象。

另一方面,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宣传进行严格的监管。 “双重减排”政策规定,有关部门要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的管理,禁止主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住区的各种招牌和网络平台等刊登和发布校外培训广告,切断教育培养的宣传渠道严厉打击夸大教育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教育违法广告行为。

随着行业监管越来越严格,各教育培训机构不得不面对裁员和转型的局面,美好的未来、新东方、帮工、猿指导、VIPKID、高路、51 Talk、掌门教育等多家公司也传出了裁员的消息。 无论裁员、优化队伍、调整业务,都预示着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将进入最痛苦的转型期。

变革自救是出路

目前,“双重减排”政策规定主要集中在K12阶段的学科类培训,这些以K12教育为主要业务的机构将面临变革。 但对素质类培训机构的影响不大,艺体教育等培训机构仍能正常开展业务,这一形势也为教育培养行业指明了一条道路。

另一方面,教育机构开始转向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受政策影响的教育培训机构要进军素质教育。 2021年7月28日,猿导将STEAM产品“南瓜科学”上线,新东方、好未来等头部教育机构积极部署素质教育工作。 2015年至2019年,我国素质教育市场规模从2642亿元增加到528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9%。

另一方面是捕捉教育硬件领域的市场机会。 教育用智能硬件是智能硬件产品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开发可以满足各个教育阶段和场景的需要。 对于教育培训的用户来说,学习类智能硬件在教辅方面逐渐成为刚需。 字节跳动发布了教育、华为、阿里、腾讯、百度、网易道、科大讯飞等教育智能硬件产品。

将来,我国教育培训行业也逐渐回归教育本源。 教育的重要功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源。 教育是重要的民生话题,教育工作者只有认真练习内功,才能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

上一篇:区块链技术注入消费理论,Glass Chain实现分布式商
下一篇:逆风上市的孩子王,蓝图仍待验证-区块链-比特币

欢迎扫描加微信!

欢迎扫描加微信!